五金我国目前已将8155个村落列入传统村落保护名录。在这些村落的保护与利用工作中,我们既见证了新思路和新方法的积极探索,也面临着诸如千篇一律的同质化、虚假的仿古建筑以及过度旅游开发等问题所带来的挑战。
我国传统村落历经千百年的风雨洗礼,与自然山水和谐共生,孕育出了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循环往复的生态系统,也塑造了相应的社会结构。但近半个世纪以来,快速的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已经深刻改变了大多数村庄的传统风貌和生态平衡。如今,仅剩不到1%的传统村落未能融入工业化的浪潮,它们如同遗世独立的桃花源,而其中的居民正急切地追赶着工业化的脚步。面对工业化带来的挑战,传统村落面临的最大难题是如何在接纳工业文明的成果时,选择那些对生态和景观友好的元素,同时摒弃那些不兼容的技术和基础设施。这不仅涉及保护和修复生态系统,构建生态文明的生产生活方式,也关乎如何将这种高品质的生活市场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
实际上,我国的广大乡村不可能完全拒绝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道路,也不可能让全国60多万个行政村都去工业化,以实现城市居民心中的桃花源梦想。然而,对于这不到1%的传统村落来说,有选择地进行去工业化,进而跨越到生态文明的实践,是它们生存和发展的必经之路。这代表了一种与传统发展模式不同的新路径,为传统村落的持续繁荣提供了另一种可能。
在传统村落保护的实践中,我们常常遇到一些误区,这些误区源于对文化景观和人类生态系统属性的不充分理解,以及对工业文明对农业文明影响的认识不足。具体来说,这些误区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缺乏系统性的保护意识。在保护传统村落时,我们往往只注重建筑风貌的保护,而忽视了生态系统和文化景观的完整性和真实性。这包括对水循环系统、乡土生物链等重要元素的保护。同时,我们也忽视了工业化进程中,机械化农田、灰色水利工程、快速机动车道和高压电缆等对传统水利系统、古驿道、水口林等文化景观元素造成的不可逆破坏。
其次,存在教条化的保护方式。在一些地区,一旦建筑被划入保护区,往往被严格地按照文物保护的方式进行管理,宁愿看着它们自然倒塌,也不愿意改变其功能以适应现代利用。在核心保护区域内,任何形式的改变都被禁止,这种刻板的保护思路导致了许多建筑和景观遗产的加速消亡。
最后,形式主义的保护现象普遍存在。“修旧如旧”的原则被滥用,导致真假难辨,假古董泛滥。有的地方在传统风貌保护中,对传统建筑的片面理解,强调某种形式和符号,如将马头墙视为“徽派建筑”的标志,而忽视了建筑与村落之间的有机联系。这种做法将原本丰富多样、富有韵味的徽州建筑简化为所谓的“特色”,导致了恶俗的“假风貌”泛滥。
现在,人们对优质的生态服务(如清新空气、安全农产品、生态居住环境)和文化服务(如乡愁、家族和邻里关系)充满了向往,传统村落也成为很多国人心中的“桃花源”。在这样种背景下,我们迫切需要科学保护和创新利用传统村落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首先,产业振兴和活化利用是传统村落保护的基础。这种产业应该基于新时期城乡关系来定位,既不是简单地回到农业时代,也不是常规的工业,而是创新和创造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需求的生活方式。这包括高品质的生态和文化景观服务,融合了诗意栖居、生态优质农产品、研学启智、艺术文创和自由行旅,是生态文明和美好生验的产业融合。
其次,基于自然的生态和景观系统是提供优质产品的核心资产。在传统村落中,修复自然的水、物质和营养循环是构建健康乡村生态系统的关键。我们需要禁用除草剂和农药,减少化肥的使用,控制塑料垃圾的泛滥。山形水系、农田肌理、景观元素及其空间位置,包括古树、桥、亭、宗祠等,都是传统村落景观真实性和完整性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系统性的保护和解读。
再次,保护和修复基于自然的基础设施是提升传统村落资产价值的关键。我们需要保护和修复民间传统水利遗产,严格控制现代灰色水利工程、机动车和高压电网的建设,保护和修复古驿道、乡村步道,精心设计自行车道、步行道等,并构建景观解说系统,为旅居者提供自由行旅和文化体验服务。
最后,真实性和创新设计是传统村落生命存续的保障。传统建筑不能完全适应当代美好生活的需要,形式主义的“修旧如旧”不仅妨碍活化利用,也违背了遗产保护的真实性原则。创新设计不是彻底重建,而是在维护村落肌理和景观整体尺度和比例协调的前提下进行创新。在旧建筑空间、结构和材料的基础上,基于“原真性保护+可辨识修补+可逆性改变”的原则,精心设计,引入新材料和新形式,使传统更加凸显,并创造出新的价值。
保护和活化传统村落,不仅是对农业文明遗产的整体性和真实性的保存,也是对美好生活的创新营造。在新形势下,转变保护和利用的思路至关重要,我们必须行动起来,防止这些桃花源般的村落遭到破坏甚至消失,这是我们面临的紧迫任务。传统村落亟待科学保护和创新利用